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的背景下,2025南国书香节正以“书香湾区·阅见世界·共享未来”为主题,串联起粤港澳三地共同历史记忆,着力打造湾区文化新标杆。
“书香湾区”,是本届南国书香节的主题核心词,它指向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建构。
这个诞生于1993年的文化品牌,当年以“东西南北中,南国书香浓”的接地气标语,道出岭南人超出物质生活的精神追求。32载春秋更迭,南国书香节始终保持着双重基因:
今年夏天,这场岭南文化盛事展销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各类出版物和文化创意产品,集结200位海内外名家,以出版为媒搭建文明互鉴平台。其通过持续创新的主题策划与跨界融合,彰显湾区多元文化魅力,为人文湾区建设注入强劲的文化力量。
往前走几步,排排书架上放着《广东简史》《粤食记》《梦起英歌》《岭南文化辞典》《岭南文库》《近代广东文钞》《广东通志》,纸页翻滚间,岭南风情跃然眼前。
新书发布活动能玩出多少“花样”?从展馆舞台到会议室,各界名家轮流坐镇,共话岭南悠长文脉。
佛山市民刘女士专门驾车来书香节“扫货”。收银台前,她将购入的7本图书逐一放进购物袋。“我是奔着香港馆来的,这里有很多内地比较少见到的港版图书,今天‘赚到了’。”七八年前她来过南国书香节,今日重游,感觉“展馆装潢有明显升级,主题更丰富了,书的种类也更多了” 。
今年书香节,香港馆聚焦“出版印刷与流行文化”,汇聚了53家香港出版社、27家香港印刷商及其他单位提供的逾700件展品。“从2013年参加南国书香节至今,参展的香港出版社及印刷商维持在70家左右。内地读者对香港传统文化、历史及流行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,我们也展出了更多相关题材的优质书籍和印刷品。”香港馆项目主办机构代表说。
2025年是澳门馆在南国书香节设立的第十年,也是澳门历史城区成功申遗二十周年。澳门馆以载有澳门历史建筑的古典明信片布展,加之立体书《澳门弹起》的精心设置,“弹”出大三巴牌坊、妈阁庙、议事亭前地等标志性建筑,呈现澳门的世界遗产与历史脉络。
据介绍,今年书香节汇聚海内外名家,特别是顶尖名家阵容创历届规模之最。邀请的200余位国内外文化名家中有40位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,开展了一系列的跨国对话与特色活动。
我与广州的羊城晚报等多家报业集团,以及省出版业集团都有着密切关系,对广州有种亲切感。”
“我喜欢广东历史,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明交汇之处,也是一个巨大的商贸中心。未来我会继续创作和广东文化有关的作品,很高兴年轻人因我的书爱上岭南历史文化。”畅销书作家马伯庸认为,如今南国书香节引进了大量外版图书,也通过各类活动输出中国文化,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大体现。
1984年10月《羊城晚报(港澳、海外版)》连载《飞狐外传》静静陈列,与英译本出版人麦克莱霍斯的评价形成穿越时空的和鸣
“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了第四次产业革命所有的发展要素。”知名国际政治学者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教授、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,知识是湾区最强大的引擎,“世界级湾区”将学术智慧转化为发展动能。